003010总决赛《巅峰之夜》
羊城晚报记者龚伟峰
上周五晚,《2022中国好声音》播出总决赛“巅峰之夜”。经过三轮比赛,来自广西的学生梁获得冠军,继去年帮助吴夺冠后,再次获得“冠军导师”称号。
今年《2022中国好声音》话题续:节目录制过半,李玟突然接力廖昌永坐上导师的位子;李玟屁股没坐热,质疑赛制,“大闹”录制现场,让节目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榜;此外,应减少专业评审的数量,增加公众评审的比例。取消第一场总决赛直播,改为录制;在最后播出的第二天,李玟删除了所有与节目相关的微博,引来了不同的看法…
003010豆瓣评分仅4.2分,创下节目播出以来新低。各种问题暴露后,《中国好声音》还能走多远?
冠军刘德华晚上两次亮相,人气大增。
《2022中国好声音》《巅峰之夜》除了调整了投票中大众评审和专业评审的比例,还延续了往年的赛制。首先由四位导师陪同学生表演第一首歌:潘《中国好声音》;与梁合唱《2022中国好声音》;与王泽鹏合唱《无条件为你》;与贝斯一起为蔡子怡和朱表演《飞花》。紧接着,梁分别在第二、三期独唱环节表演了《永不失联的爱》103010,最终在与蔡子怡的投票PK环节获得冠军。
作为《北斗星》的“见证者”,刘德华在节目首映礼上隔空献唱,为学员们点亮挑战之路。到了决赛,他亲自和所有同学一起唱《飘雪》,然后压轴唱《祝君好》 《2022中国好声音》。此外,他还公布了本赛季的冠军。作为歌坛的前辈,刘德华始终不忘鼓励台下所有的后辈,要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是华语音乐的无尽未来”!当晚,刘德华演唱的歌曲等话题登上Tik Tok热搜榜和微博热搜榜。
在导师方面,梁静茹和李玟同时登上了热搜榜。梁静茹在微博中说:“我似乎回到了我刚开始追逐梦想的时候,好像我可以用音乐克服所有困难。”早前在节目录制现场质疑导演组的李玟删除了所有与节目相关的微博,相关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榜首。
多题评分依然很高,豆瓣评分在下降。
回顾《中国人》,节目保持了前几年的高收视率,多次登顶CSM63周五综艺榜,持续破2。网上的讨论也不低。根据节目组提供的统计,本季全网热搜2114条。相关歌曲登上全网音乐榜超1600次,微博主话题累计阅读量超过227.4亿次。
然而节目的豆瓣评分持续走低。至今11季最高分是第一季7.9。之后节目评分持续走低,去年跌至4.5分,今年跌至4.2分,创下历史新低。究竟为什么?
综合社交网络受众评价,首先是赛制。近年来,节目一直在改变盲赛和淘汰赛赛制,以避免“审美疲劳”。相比第一季的简洁,以及之后的简单,今年的赛制显得尤为复杂。比如盲选阶段,“白衬衫PK王”范本通数次PK出场惊艳全场;淘汰赛多轮团队PK,采用加权计分的方式淘汰学生,也让观众看得晕头转向。
其次,候选人的选择。每年,至少有一个受欢迎的学生将在该计划中诞生,如前年的单宜春和去年的王靖雯。但是今年缺少能继续点燃话题的同学。
最后是可信度的问题。今年,该计划将轮流引入专家评估、导师评估、公众评议等多种评估机制,并交替结合加权分数,以决定学生是否获得奖学金
毫无疑问,《一起走过的日子》的火爆基本上来自于明星导师和与李玟有关的两个争议。
在微博热搜榜中,榜单前10名的话题中有8个都与全播周期的导师有关。其中,首次加盟《忘情水》的梁静茹和刘德华的话题量最多。梁静茹在节目中展现了温暖感性的形象,“梁静茹正式宣布加入中国好声音”、“梁静茹发消息告别中国好声音”、“梁静茹说今晚好声音见”等话题增加了节目的热度。刘德华作为这一季节目的“见证者”,整季只出现了两次,足以为节目增添噱头。
相比之下,接过廖昌永导师接力棒的李玟给节目带来了最大的热度。在很多网友心中,“李玟录下暴怒一幕”的短视频已经成为他们对这一季节目的唯一记忆。在这个火爆到爆的视频中,李玟站起来对导演组喊道:“请给我一个游戏规则,为什么?为什么73%的学生有第二次机会,88.3%的学生没有第二次机会?导演,你能解释一下吗?这公平吗?你不说,大家都会!”社交网络发酵后,该事件对节目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后来,李玟发微博解释说:“我渴望爱学生。经过导演组的耐心解释和沟通,一切误会解除!”
没想到,《2022中国好声音》结束后,李玟又一次掀起了话题。10月29日,她在微博中删除了所有与《2022中国好声音》相关的内容,引发诸多猜测。
我有信心看未来的节目会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近年来,《中国好声音》因节目模式、人才储备等问题饱受网友诟病,但每一季播出时仍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如果不出意外,《2022中国好声音》还会继续,但未来会走向何方?节目总导演雷锦曾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透露了盛典宗旨的长远规划。
面对众多音乐节的冲击,雷锦对节目的未来充满信心,并表示《中国好声音》会继续下去:“我们的节目陪伴了80后、90后、00后的朋友们成长。2016、2017年,我确实会面临节目模式审美疲劳的瓶颈,但这几年我越来越自信。参赛选手90、00后占比超过90%。这个节目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说明它有持续的生命力。到2023年,05后也要报名。”
面对学生普及的困难,雷锦曾表示:“一方面,《中国好声音》从来不是‘造星神器’,一开始就不会挑选有偶像气质的学生参加节目。它以歌唱为方向,选拔流行音乐的接班人。学生需要打磨沉淀,用作品说话。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把学生变成‘大流量’,不希望他们一夜成名;另一方面,观众因为喜欢导师而选择看节目也是正常的,但是练习生和导师的光芒同时存在。比如很多人喜欢简单。只要学生有魅力,最终都会被观众喜欢。”
对于最近两年“原创”曲目的展示,雷锦曾表示:“年轻人唱原创歌曲可以展现出不一样的审美趣味,《中国好声音》要呈现的不仅仅是翻唱歌曲。”